您好,欢迎光临内蒙古国际旅行社网站!
下载flash播放器
【节目导视】
沟壑丛生,田地难复垦(同期:种不了东西了,现在白费了,丢荒了,浪费地啊);
缺乏规划,乡村旅游何去何从(同期:一定要从更高的层面把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要进一步地提升)。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乡村旅游缘何成“半拉子”工程》。
【演播室主持人】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部分旅游项目未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施工后才发现手续不完备,造成部分资源被破坏,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存在较大盲目性。导致土地、风景等资源被破坏,其它各种隐患也颇为突出。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字幕】广西·联光村
【解说】“中华民族姓氏龙源文化城”简称“姓氏文化城”,位于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联光村。联光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记者近日从南宁出发,开车走了大约90分钟的省级公路,到达昆仑镇,之后顺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村道,驱车大概40多分钟,才到达“姓氏文化城”项目所在地。在这里记者看到,被雨水冲刷过的山坡沟壑丛生,山脚下平坦的地方雨水和山泉汇积成一个堰塞湖,当初施工建设留下的水泥墩、石头围墙四周杂草丛生……X
【同期】广西南宁市昆仑镇联光村村民
那些污泥都下去了,废了,什么都种不了了。污泥都有这么深了,哪里还种得。
【同期】广西南宁市昆仑镇联光村村民 杨芝翁
种不了东西了,现在白费了,丢荒了,浪费地啊。
【解说】村民杨芝翁家有10口人,总共有4亩多的水田,如今有1亩半地堰塞湖而丢荒。
【同期】广西南宁市昆仑镇联光村村民 杨芝翁
(记者:原来这里是田吗?)是田,我们种的田。现在他搞坏了,堰塞一个水塘出来。
【解说】好好的水田为什么成了不能再耕种的废地?据村民们介绍,2008年10月,村里一些头脑灵光、想致富的村民主动联系了一家企业,前来村里开发乡村旅游,于是,一个名为“中华民族姓氏龙源文化城”的项目由此出炉。
【同期】广西南宁市昆仑镇联光村村民 杨芝翁
他来承包,我们不用种田又有饭吃,我就给他了嘛。
【解说】据了解,“姓氏文化城”规划建成集姓氏文化、百家姓始祖雕塑像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按照当初设想,“姓氏文化城”建成后,这个项目还将带动周边农村停车收费、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发展。
听说自家门口将变成旅游景点,这让许多村民非常高兴。村民们琢磨着这里人气旺了,在家门口做小生意也会增加收入,让自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于是纷纷支持。很快许多施工车辆进场,一些丘陵被削平。
【同期】广西南宁市昆仑镇联光村 村民
搞了好久,哎,钩机、推土机都来搞了好久。
【解说】村民们告诉记者,当时投资企业计划租用群众土地300多亩,时间为50年,并承诺每亩水田每年补偿500元,林地则补偿60元。不仅如此,项目施工方还请村民到工地上干活,获得工钱。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工程却很快就停工了,不但土地租金没拿到,许多工钱还被欠着,村民现在连投资人都找不着。
【同期】广西南宁市昆仑镇联光村村民 杨芝翁
每年给我们500元一亩,现在得了两年,(记者:给了两年了?)是,(只)给了两年了。
【解说】那么,一个投资数千万元的项目,怎么说停就停了呢?记者找到了当初策划这个项目的广西中国龙文化发展促进会了解情况,秘书长黄可钊介绍,促进会确实参加了项目的前期工作,但促进会不属于经济实体,没有投资项目的资质,所以决定采用广西一家有限公司作为这个项目的立项申请备案,投资开发建设。但是,三个合伙人后来出现意见分歧,其中邱姓合伙人退出。
【同期】广西中国龙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黄可钊
他(邱姓合伙人)是项目拥有人,他不参与,你这个是很难做下去的。结果呢,现在银行也不贷款给他了,他们着急了通过各种办法去融资,人家一打听项目拥有人都不参与,他们就打退堂鼓了,因为没有钱出了很多问题,给民工的钱过年没有给钱。
【解说】黄可钊告诉记者,另外两位合伙人没有旅游项目开发经验,肯定做不下去,而损失最大的则成了寄予美好期望的联光村村民。村民们告诉记者,当初是村委会的干部招来的投资商,但现在村干部却说自己并不了解情况。
【同期】广西南宁市昆仑镇联光村干部
村民跟老板已经签协议书了,跟老板沟通,协议书啊,租金什么样,跟农户签协议书,我们村委情况都不懂。
【解说】一名当地乡镇干部认为,号称大额投资开发乡村旅游,让一些村民较为“盲目”,引入企业手续不全,而乡政府也未能进行及时监管,以致这一事件发生。
【字幕】内蒙古·武川
【解说】而类似的事件在各地并不少见。眼下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旅游旺季,正当各大旅游景区、饭店接待游客人数猛增之时,距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仅27公里的武川县大青山乡五道沟村“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经营者却正为近期接待游客人数少而闷闷不乐。
【同期】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乡五道沟村“农家乐”经营者 何成富
挂不住游客的心情,(游客)少了,接待的一桌、半桌,就这么个情况。
【解说】“农家乐”旅游示范点是2006年在五道沟村建设的,当时每户开办“农家乐”的村民都得到了当地政府价值5000元的物资支持。在接下来的6年里,当地政府也相继在该示范点进行投入。
【同期】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乡五道沟村“农家乐”经营者 何成富
给了一套餐具,给的消毒柜、冰柜,后来吧,修了一条水渠,建设了一条路,盖了个大门。
【同期】内蒙古武川县旅游局副局长 李建飞
(农户)自己投资自己整修他的接待场所,咱们政府主要对村容村貌亮化工程,还有道路这些硬件设施投资。
【解说】村民们告诉记者,尽管这个旅游示范点的硬件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缺乏长期规划,软件设施一直难以配套,难以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同期】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乡五道沟村“农家乐”经营者 何成富
来了咱们这儿空荡荡的,好像就为了一顿吃,其它没别的感觉,这是最大的缺陷的地方。
【同期】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乡五道沟村村委会主任 倪长喜
(记者:除了吃饭,娱乐啊,这些硬件设施现在怎么样?)不行,都不具备。
【同期】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乡五道沟村“农家乐”经营者 温耀武
很难,做大,形不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