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内蒙古国际旅行社网站!

内蒙古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国际旅行社

内蒙古旅游集散中心

内蒙古站

切换省市

首页> 旅游问答 > 学者谈机场迎亏建设:密集地区不宜再修建

学者谈机场迎亏建设:密集地区不宜再修建

发表于:2013-07-21 21:46 字体:

原标题:学者谈机场迎亏建设:密集地区不宜再修建

机场建设即使有城镇化需求的合理理由,也要严控盲目铺摊子,避免发展不均衡而结出结构性过剩“恶果”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方问禹徐岳

邓中豪贾远琨胡苏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建等地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机场大部分呈现亏损状况,但建设热潮依然不减。相关专家向本刊记者透露,机场亏损与我国现行的核算方式有关,若立足长远,机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超过项目本身的亏损。

“特别是在城镇化推进、居民收入增加的背景下,机场数量的增加仍是大势所趋,显得必要。”但业内人士也向本刊记者表示,仍要谨防地方政府盲目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加强各地区机场建设整体规划和运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借鉴国外资本运作模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机场建设领域,是既能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又能活跃市场的选择。

亏损挡不住建设热潮

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180个,其中亏损的机场135个,其中中小机场占87%,亏损合计约为20亿元,平均每个机场亏损1500万元左右;2012年,全国134个机场亏损约29亿元,平均亏损约2000万元。

中国民航局机场工程基地综合交通研究所所长欧阳杰说,亏损的机场绝大多数都是小机场,也与航线有关,“所有的支线机场都想飞北上广,但是大机场的时刻资源是有限的,肯定优先给干线机场,导致小机场的航班如果飞北京的话,只能特别早或特别晚,航班的竞争力很弱,人们也不愿意坐。”

与机场亏损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修建新机场的热潮持续存在。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修建56座机场,迁建机场16座,改(扩)建机场91座,全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将达到4250亿元。仅去年5月以来,国内共批准了16个机场项目的建议书、可研报告,其中迁建、扩建、改造工程有12个,新建项目4个。

目前,上述建设行为受到学者和公众的较多质疑。有观点认为,如果继续建设,结果很可能是建得多,亏得多;还有学者指出,现在小机场普遍不赚钱,要建更多支线机场的规划并不理智。

机场赔钱仅与算法有关?

首先,业内人士的解释是,国内机场亏损与财务算法有关。李家祥认为,国内机场亏损原因主要是由于经营负债。小机场在建设投资以后,被作为经营性资产进行负债经营,但如果把负债经营改为公共设施,作为公共投资进行运营,这些小机场就能立刻改变亏损局面。事实上,我国在2009年已出台机场条例,明确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机场赔钱只是算法问题,具有法律基础。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说,我国当前是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布局、新建机场,初期投入巨大,历史上财政资金投入很少,大量依靠商业贷款,造成财务负担沉重,“比如,对机场、铁路等交通基础实施的折旧时限,英国的政策是列为无限存续项目,压力就大为减轻。如果我国机场能享受这些世界通行的政策,亏损的均值,恐怕很多就会由负转正。”

其次,机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亏损。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何强磊、王志强等人指出,“不能孤立地来看一个机场的盈亏,而是要看它对当地经济所产生的拉动作用。”

比如,机场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优化综合运输体系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其中的直接影响包括,每新增100万航空旅客,就会直接创造800~1100个工作岗位;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运,将直接创造出800个工作岗位。

“特别是在世界进入‘速度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机场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催化影响,往往要远大于亏损的负担。”王志强说这包括:在为机场提供的产品、服务的供应链中产生的就业机会,是直接就业机会的2~3倍;机场可以改变经济区位,带动配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机场大大缩短了人和货物的旅行时间,提高商业生产率,吸引投资,促进经济活动。

城镇化激发机场需求

“到底中国的机场是不是多了呢?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多而是少了。”李家祥说,“中国每万平方公里仅有0.19个机场,美国则是我们的3倍,为0.57个,欧盟是0.92个。日本每万平方公里机场数量更是达到2.59个,印度也有0.38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吴晓认为,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接近52%。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也将不断提高,这势必会给航空领域带来更多的客源,释放充分的需求潜力。

吴晓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数量达到了283个,机场的密度还是比较低的。这表明我们的航空运输范围覆盖得并不高,需要扩大运输机场的布局,继续加快机场建设,不断扩大航空运输的覆盖范围,完善航空网络体系,让更多人享受到舒适便捷的航空服务。目前,我国的人均乘机次数只有0.2左右,预计到2020年人均乘机次数将会提高到0.5左右。

加强规划力避盲目投资

长期研究航线经济的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彭语冰说,机场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有的地区密度已经很大了,就不宜再修建了。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机场的规模不会很大,客流量也不高,但社会效益很大。

“比如,当年玉树建机场时反对的声音就很大,但玉树一发生地震,机场马上就用上了,这个价值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原来内蒙古开通的锡林浩特到呼和浩特的航线,政府投入了巨额补贴,推出了很多平民票,最便宜的往返才200多块,比火车也不贵,这一举改变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坐飞机。随着客流量增加,机场的盈利状况也开始好转了。”彭语冰说。

不过,在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津看来,我国也存在较多机场建设盲目超前情况,设计吞吐量远远大于实际的需求。比如,我国的东南沿海省份,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机场已经很密集了,这时候再大量建设机场并不合适。

他建议,在东南沿海的中小城市可以建设一些公务机小机场,给私人飞机准备,这样投资不大,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中西部地区仍然要加大机场建设,建设的标准可以不高,“可以建立几个通往大型机场的班车式航班,满足当地人的外出需求。一旦出现救灾、突发事件等特殊需求,马上可以投入使用。”

李晓津认为,中国的机场远远少于美国,但不能盲目以美国为标杆。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兴起了大规模的机场建设,那个年代,飞机的速度远远比火车快,而且航空燃油也很便宜,但现在高铁发展起来了,在短途交通上与航空相比毫不逊色,在通高铁且临近大型城市的地方,修建机场就很不合理了。

王志强也表示,在机场建设布局上要充分和高铁网布局与建设进度协调,高铁经过的地区,新建机场要非常慎重。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国际旅行社网站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加QQ361040607即时清除!
------分隔线----------------------------
更多

旅游问答

主题游
内蒙古亲子游
内蒙古自驾游
内蒙古自助游
内蒙古春游
内蒙古赏花
内蒙古游轮
内蒙古出境
内蒙古极限游
网站导航
内蒙新闻
天气预报
内蒙古地图
旅游攻略
旅游问答
民族风情
关于我们
内蒙旅游
旅游景点
内蒙租车
旅游团购
旅游网站大全
云南旅游
丽江旅游
西双版纳旅游
普洱茶旅游
云南特产旅游
昆明旅游
丽江旅游
大理旅游
楚雄旅游
香格里拉旅游
泸沽湖旅游
玉溪旅游
罗平旅游
北京旅游
深圳旅游
黑龙江旅游
内蒙古旅游
西藏旅游
浙江旅游
濮阳旅游
腾冲旅游
重庆旅游
上海旅游
天津旅游
香港旅游
台湾旅游
安徽旅游
福建旅游
甘肃旅游
广西旅游
贵州旅游
海南旅游
河北旅游
河南旅游
湖北旅游
吉林旅游
江苏旅游
湖南旅游
宁夏旅游
辽宁旅游
江西旅游
青海旅游
山东旅游
山西旅游
四川旅游
陕西旅游
新疆旅游
内蒙古旅游团购
内蒙古旅游团购
内蒙古旅游_内蒙古旅行社_内蒙古旅游攻略_内蒙古旅游团购_内蒙古地图全图_内蒙古租车_天气预报_内蒙古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