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内蒙古国际旅行社网站!
服务业附加值高、资源约束小,是具有先导性、支撑性、带动性的产业。
眼下,全国各省市区都在服务业发展上明争暗赛,不遗余力,内蒙古也不例外。服务业各个行业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
来自自治区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自治区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高,服务业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2000-2011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从605.74亿元增加到4849.13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8%,高于全国同期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2010年,我区服务业总量排名居全国第15位,比2000年前移9位;服务业人均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7位,比2000年前移8位;2011年服务业人均增加值达1953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54元。2012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500亿元,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张。
传统服务业依然是我区服务业主体。批发零售业和交通仓储业占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5.8%;“十一五”期间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1%和21.4%。
虽然传统服务业仍为主导,但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门类增加,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快速拓展,传统服务业改造加快,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
2005年以来,服务于第二产业的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以及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和推广等产业,服务于居民生活的居民服务业以及公共管理等公共事业都有不俗的表现。2005―2010年,金融业在各产业中年均增速最高达23.4%,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上升最快,从4.4%增加到8.2%,上升了3.8个百分点;服务于居民生活的文化娱乐业和居民服务业,2005―2010年年均增速分别为20.1%和18.4%;而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产业是房地产业,其贡献率达7.3%。
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的集中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服务业集聚区的加快建设,促进了我区服务业逐步向工业基地、中心城市集中集聚发展。2010年,呼包鄂三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的64.6%,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近两年来,这三个城市的服务业总量一直占到全区的60%左右。
“尽管目前我区的服务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目前我区三次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39.5%下降到2012年的34.4%。”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学者张永军对内蒙古服务业的现状不无忧虑。
“从国内外发展规律看,内蒙古目前所处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业结构要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张永军道明了自己的观点。
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提升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调整服务业结构,已成为内蒙古在调结构、转方式过程中必须翻越的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