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内蒙古国际旅行社网站!

内蒙古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国际旅行社

内蒙古旅游集散中心

内蒙古站

切换省市

首页> 旅游问答 > 记者走基层

记者走基层

发表于:2013-08-13 00:03 字体:

  201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及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骏马分蹄踏新途——“十二五”开局之年内蒙古行》大型采访活动。本次采访历时40多天,记者们通过实地采访报道,感受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风貌,用话筒记录了内蒙古“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不凡进程。
  采访团深入全区各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通过广播和网络媒体全面报道内蒙古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成就。广播媒体如此大规模的采访报道活动在内蒙古尚属首次。回首近两个月的采访经历,记者们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用脚步丈量草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记者站 金建军
  历时近两个月,总行程近两万公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内蒙古行”采访报道中,我实现了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内蒙古大地的梦想。从最西部的大漠之乡阿拉善到最东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进农家、访牧户、下厂矿、走企业,从生态保护到工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文化魅力的辐射到草原旅游产业的延伸、从城市交通建设到民生工作的落实,我们用手中的话筒和笔,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内蒙古。
  走进内蒙古西部各盟市,正是内蒙古最炎热的季节,一路上我们克服高温、风沙等困难,轮胎爆了一起动手换,水不够了匀着喝,有中暑晕车生病的同事大家主动分担他的任务。第二阶段走进内蒙古东部各盟市,天气转凉,许多人主动让出自己的衣服给没有带够御寒衣物的同事穿。每到一地,不论当天采访赶路有多疲惫都要开选题会,不论年轻还是年老的记者都拖着疲惫的身体,认真地讨论、分析选题,有时争论得热火朝天忘记了疲劳。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记者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从延安走出来的广播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震撼。采访过程中,我们脱掉鞋蹚进正在灌溉的农田,弯下腰钻进闷热的大棚,踩着泥泞到村村通公路施工现场,在牧区钻进牛棚羊圈、深入草原打草现场。同样,当在农户家里的炕头、灶边跟农民朋友攀谈,在牧民家里一起坐下来喝奶茶聊天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采访中我们看到了农牧民的艰辛和不易,也看到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的美好生活。
  作为一名城市里出生长大的年轻记者,确实缺少农村牧区生活经验,这使我们的报道有时带有“先天”的不足。这次采访活动中我们深入到了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的第一线,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群众,心沉了下来,身段放了下去。基层不但是新闻的富矿也是最好的课堂,包头人民广播电台一位年轻记者在总结时说:“这是一次知行合一的采访。”在采访中,大家向广大农牧民、生产一线的工人、各行各业的群众深入学习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少了公文式的照搬转录,多了现场的、群众的、基层的声音;少了取巧刻板,多了深入鲜活。深入的采访,使我们在情感上与农牧民群众更加贴近,反映基层群众心声、宣传党的政策的使命感得到加强。用脚步丈量内蒙古大地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有了广度。唯有“源头活水”才能激发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记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激情。
  
                         深入基层 我们在路上
                 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汉语新闻部记者 李坤
  农民在金黄的稻田里用双手收获丰收的喜悦,建设者在工地里用砖瓦、水泥建设未来的希望,我们新闻工作者走在基层的路上,用录音笔和照相机记录真实的生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很多记者同行陆续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和农民同劳动、共收获,一起体验基层群众鲜活的生产和生活。
  走进基层,能让百姓的生活真起来。采访报道组来到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当地最出名的就是“察哈尔”西芹。我们走在田间地头,和正在忙着收芹菜的种植大户张庆忠攀谈起来,在与他交谈时,我们了解到,种植“察哈尔”西芹让当地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今年的菜价下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张庆忠说:“‘察哈尔’西芹让我们当地老百姓真正富起来了,但现在种芹菜的化肥、农药的价格,还有工人的工资都在涨,虽然国家有好政策,但有些方面还是没有照顾到,能不能帮我们呼吁呼吁,我们靠地吃饭的农民赚点儿钱老费劲儿了。”听了他这些话,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一瞬间我意识到,生活在基层的百姓们日子过得最踏实,说出的话也最朴实。基层群众需要我们的报道来反映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声音来传达他们关切的实际问题,寻求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
  走进基层,能让我们手中的笔活起来。走进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太本嘎查,望着牧民鲁日布人工种植的500亩牧草紫花苜蓿,鲁日布告诉记者说:“再过几天,这些牧草就可以收割了,人工种植牧草不仅解决了当地及周边地区饲草料紧缺问题,还为自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我们这些习惯了在办公室里,从邮箱、从网络中摘取新闻的人,也跟着着实喜悦了一把。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后明村的马铃薯种植田的地头上,听正在给马铃薯追肥的哥姐婶娘们嘻哈着唠起家长里短,混合着清新泥土气息和花朵浓香的空气,涤荡着每个在场记者的心。在通辽市科左中旗澳丰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看着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滴淌在希望的土地上……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生命中第一次贴贴实实和牧民、农民、工人们的亲密接触。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感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得更加踏实。脚踩坚实的土地,写起报道来才会底气十足,因为笔下的一切都是真实情况,真情实感。通过下基层,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也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走进基层,能让广播人之间的广播情缘连起来。永远不会忘记和战友们在凌晨两三点赶稿的日子;不会忘记生病时的声声问候;不会忘记疲惫路上大家的相互鼓励;不会忘记分离时的泪眼婆娑……因为广播让我们走到一起,又因为走基层让我们彼此相识,更因为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所以我们将续写更加精彩、动人的广播情缘。
  离基层越近,离真实越近;离鲜活越近,离感动越近。我们在路上,感受着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传递着世间最朴实的声音。在新闻战线上,我们将一直怀揣感恩之心走在基层的路上。因为我们知道,脚板底下出新闻,真正的好新闻永远在路上,我们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前方等待我们的将是无限的精彩……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国际旅行社网站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加QQ361040607即时清除!
------分隔线----------------------------
更多

旅游问答

主题游
内蒙古亲子游
内蒙古自驾游
内蒙古自助游
内蒙古春游
内蒙古赏花
内蒙古游轮
内蒙古出境
内蒙古极限游
网站导航
内蒙新闻
天气预报
内蒙古地图
旅游攻略
旅游问答
民族风情
关于我们
内蒙旅游
旅游景点
内蒙租车
旅游团购
旅游网站大全
云南旅游
丽江旅游
西双版纳旅游
普洱茶旅游
云南特产旅游
昆明旅游
丽江旅游
大理旅游
楚雄旅游
香格里拉旅游
泸沽湖旅游
玉溪旅游
罗平旅游
北京旅游
深圳旅游
黑龙江旅游
内蒙古旅游
西藏旅游
浙江旅游
濮阳旅游
腾冲旅游
重庆旅游
上海旅游
天津旅游
香港旅游
台湾旅游
安徽旅游
福建旅游
甘肃旅游
广西旅游
贵州旅游
海南旅游
河北旅游
河南旅游
湖北旅游
吉林旅游
江苏旅游
湖南旅游
宁夏旅游
辽宁旅游
江西旅游
青海旅游
山东旅游
山西旅游
四川旅游
陕西旅游
新疆旅游
内蒙古旅游团购
内蒙古旅游团购
内蒙古旅游_内蒙古旅行社_内蒙古旅游攻略_内蒙古旅游团购_内蒙古地图全图_内蒙古租车_天气预报_内蒙古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