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内蒙古国际旅行社网站!
首页> 民族风情 > 内蒙古:少数民族璀璨多姿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和活动的中心地域,民族团结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治区境内共有49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又相对聚居的民族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在内蒙古,蒙古族这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给人太多的遐想,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骑马驰骋于千里草原,仍是外面的朋友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后裔们生活方式的固执的想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在,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在内蒙古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的确,就在二三十年前,塞北草原上的众多蒙古族牧民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在蓝天白云下放牧,在用木棍毡布搭成的蒙古包里居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蒙古族牧民逐渐告别了延续千百年的游牧生活,实现了定居轮牧,砖瓦房代替了蒙古包,开始了发展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新生活。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如今骏马已淡出了他们的生活,摩托、汽车成为蒙古族牧民的新坐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蒙古族的风俗依然特色鲜明。节日里,蒙古人会身着艳丽的蒙古袍;来了客人,总是放歌敬酒,热情豪爽的民族性格令人难忘。蒙古族善于歌舞,其长调最为迷人。每年夏秋举行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
说起生活在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呼伦贝尔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三少民族”不得不提。这3个自治民族都是从原始社会末期跨越几个时代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他们走上了富裕之路、获得了新生。
20世纪50年代以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鄂伦春族,世世代代在深山密林中繁衍生息,从事单一的狩猎生产。鄂伦春自治旗成立后,鄂伦春人告别了游猎生活,开始过上定居生活。1996年,鄂伦春族自愿实行禁猎,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狩猎业,完成了生产方式又一次飞跃。目前,大多数鄂伦春族猎民已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多种技能,具备了独立耕作的能力。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中,达斡尔人较早结束游牧猎生活开始农业生产。如今农业是2万多达斡尔人的主要生产方式。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鄂温克族中的雅库特部落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是我国唯一放养野生驯鹿的少数民族。今天,饲养驯鹿使越来多的鄂温克人走上了小康生活。